湿冷环境下皮肤干燥起皮,首选保湿修复类药膏(如尿素维E乳、硅油乳膏)配合温和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严重瘙痒需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关键是根据病因选择药物:生理性干燥以保湿为主,湿疹或真菌感染需针对性治疗。
-
保湿修复是基础
湿冷天气导致皮脂分泌减少,尿素维E乳、甘油制剂能直接补充角质层水分,硅油乳膏则形成保护膜减少蒸发。日常可叠加凡士林等封闭性产品增强锁水效果。 -
激素药膏短期控炎
干性湿疹引发的脱屑瘙痒,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连用不超过2周),搭配他克莫司软膏减少依赖风险。避免自行选用强效激素导致皮肤萎缩。 -
口服药物协同治疗
顽固性瘙痒需联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夜间瘙痒明显者可选择有镇静作用的西替利嗪。银屑病等需系统性用药(如阿维A酯)需严格遵医嘱。 -
区分感染与过敏
真菌性体癣表现为环形脱屑,需用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湿热型湿疹可配合金蝉止痒胶囊等中成药清热利湿。
提示:湿冷季节需减少过度清洁,洗澡水温不超过40℃。若脱屑伴随红斑、渗液或用药3天无改善,应立即就医排除银屑病等特殊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