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吉娃娃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通过伤口清洁、感染观察、狂犬病风险评估三步确认安全性。肿胀通常是局部炎症反应,但需警惕感染或狂犬病风险,尤其当伴随发热、化脓或动物疫苗史不明时。
-
立即处理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细菌。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包扎过紧。若出血不止或伤口深,需就医清创缝合。 -
监测感染迹象
肿胀持续加重、皮肤发红发热、出现黄色脓液或淋巴结肿大,提示细菌感染。体温超过38℃或全身乏力需抗生素治疗。每日记录肿胀范围变化,拍照对比更直观。 -
评估狂犬病风险
确认吉娃娃的狂犬疫苗接种状态。若无法核实,72小时内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早期症状如恐水、痉挛虽罕见,但一旦出现几乎致命,必须提前预防。 -
48小时关键观察期
肿胀应在1-2天内逐渐消退。若未缓解或出现麻木感,可能伤及神经或肌腱,需骨科或外科介入。儿童、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感染,建议尽早就医。
正确处理结合医学评估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即使轻微咬伤,也建议24小时内咨询医生,确保狂犬病防护无遗漏。日常避免直视小型犬眼睛,减少被攻击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