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抽搐,通常指热性惊厥,是儿童在发热时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肌肉强制性、阵挛性抽搐。这种症状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脑发育未成熟、发热以及遗传易感性。热性惊厥常发生在体温骤升或骤降时,尤其是体温达到38℃以上时,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
1. 发热与抽搐的关系
发热本身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但体温快速变化可能引发神经系统异常,导致抽搐。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2. 遗传因素
热性惊厥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孩子发生该症状的概率会更高。
3. 感染诱因
感染是儿童发热的主要原因,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这些感染性疾病引发的发热可能触发热性惊厥。
4. 其他可能因素
除了上述原因,儿童体内电解质紊乱、代谢异常等也可能间接导致热性惊厥。
总结
降温抽搐主要是由发热、脑发育未成熟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在遇到孩子发热抽搐时,应保持冷静,解开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送医。若首次发作小于1岁,复发率较高,需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