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期间,中耳炎发病率上升主要是由于气温变化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和咽鼓管功能障碍。当天气变冷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迅速适应温度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寒冷的空气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这些炎症可能会扩散到耳朵,并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
- 免疫力下降:寒冷天气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削弱身体的防御机制,使得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体内,包括细菌和病毒,它们是引发中耳炎的主要原因。
- 咽鼓管功能障碍:低温环境下,人们的鼻腔和咽部黏膜会变得干燥,这可能导致咽鼓管开口处的黏膜肿胀或分泌物增加,阻碍了咽鼓管正常的开放和关闭功能,造成中耳压力失衡和液体积聚。
- 上呼吸道感染:随着气温下降,人们更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这类疾病常常伴随有鼻窦炎或咽喉炎,这些部位的炎症很容易蔓延至中耳,尤其是儿童,他们的咽鼓管较短且位置水平,更易于病菌进入中耳。
- 环境因素:在冬季,室内与室外温差大,频繁进出不同温度的空间会对耳内压力产生影响,加上取暖设备使空气变得干燥,都可能加剧咽鼓管的功能紊乱,促进中耳炎的发生。
在气温降低的时候,我们应更加注意保护自己免受中耳炎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以及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和颈部的保暖,有助于减少因气温骤降而引发的中耳炎风险。如果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