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眩晕多由湿邪入侵、血压波动或内耳平衡失调引发,关键应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活动静卧、保暖防寒、控制盐分摄入,并及时就医排查高血压或耳石症等病因。
- 静卧闭目:眩晕发作时立刻坐下或躺下,避免头部晃动,闭眼减少视觉刺激,防止跌倒受伤。若伴随恶心呕吐,可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 调节环境:保持室内干燥通风,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避免空调直吹。拉上窗帘减弱光线,关闭噪音源以降低感官负荷。
- 饮食管理: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2克(约一啤酒瓶盖量),减少腌制食品;多吃薏米、赤小豆等利湿食材,忌冷饮、酒精及咖啡因。高血压患者需定时监测血压。
- 中医调理:艾灸百会穴或足三里促进气血循环,湿热体质者可饮用茯苓山药茶(茯苓10克+山药15克煮沸代茶饮)。关节不适者可用艾草包热敷颈部。
- 药物与就医:短暂缓解可服晕车药(如茶苯海明),但持续眩晕超过1小时或反复发作需挂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排查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等疾病。
梅雨季眩晕并非小事,尤其伴随头痛、肢体麻木时需紧急就医。日常注意记录发作诱因和时长,帮助医生精准诊断。长期预防可适度练习八段锦增强平衡力,雨天外出备好防风外套和防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