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中暑衰竭的急救关键在于快速脱离温差环境、补充电解质、物理降温,并及时就医。 高温天过度依赖空调或骤冷骤热易引发头晕、恶心等“冷中暑”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循环衰竭,需采取以下科学措施:
- 立即转移至恒温环境:将患者移至24-26℃的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于温差过大的环境。解开衣物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缓解低血压症状。
- 补充含盐饮料: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冷饮刺激肠胃。生姜红糖水可促进体温调节,而绿豆汤等寒凉饮品可能加重不适。
-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酒精擦拭皮肤至发红。避免直接冰敷导致血管收缩。
- 重症送医:若出现昏迷、持续呕吐或血压骤降,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保持平卧并持续降温,防止热射病等恶化。
预防“冷中暑”需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进出空调房前适应温差,保证睡眠及适度运动增强耐热力。出现症状时切勿拖延,及时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