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中暑的应对关键在于快速脱离低温环境、科学复温并补充能量。误区澄清:冷中暑并非单纯受寒,而是体温调节系统失衡导致的热量蓄积,常见于空调房骤入高温环境或运动后猛吹冷风等情况。以下是具体措施:
- 立即转移至温度适宜区域。若因低温空调引发不适,关闭冷风并开窗通风;若从低温进入户外,先在阴凉处过渡10分钟,避免温差过大刺激血管收缩。
- 渐进式复温。用温水(非冰水)擦拭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处,或饮用40℃左右的姜糖水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骤热,如直接泡热水澡可能加重头晕。
- 补充电解质与营养。选择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搭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全麦面包),缓解因低温导致的代谢紊乱。
- 症状监测与就医信号。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或体温超过38.5℃,需立即送医,警惕热射病等重症。
预防胜于治疗: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以上,进出室内外预留缓冲时间;运动后擦干汗水再进入空调房,避免直接对着冷风直吹。冷中暑的高风险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注意环境适应性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