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脱水时需重点关注科学补液、电解质平衡及环境调节。高温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加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甚至热射病等严重后果。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
分阶段科学补液:运动或高温暴露前30-120分钟提前补充300-500毫升液体;活动中每15-20分钟饮用100-200毫升,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结束后按体重下降1kg补液1500毫升的标准逐步恢复。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或依赖冷饮,以防胃痉挛或血管收缩。
-
电解质与水分同步补充:选择含钠、钾的低糖运动饮料(糖分5-8%为宜),尤其持续活动超过1.5小时时。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可替代,但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控制钠摄入。
-
环境与行为管理: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外出,穿戴透气衣物并防晒;室内使用空调或湿毛巾物理降温。警惕尿液颜色变深或体重骤降,这些是脱水的早期信号。
-
特殊人群防护:儿童、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加强监护,避免密闭高温环境。若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呕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预防胜于治疗,养成规律饮水习惯,结合饮食调整(如多吃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方能有效抵御高温脱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