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热痉挛需牢记三大要点: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科学补充电解质、避免错误急救方式。 热痉挛是因高温出汗导致钠盐流失引发的肌肉痉挛,正确处理可防止恶化为热射病等致命风险。
-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并物理降温
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或冰袋冷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儿童需垫高双脚平卧,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 -
针对性补充含盐液体
大量出汗后仅补水会稀释体内钠浓度,加重痉挛。建议饮用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每500ml水加1-2克盐),避免咖啡因和酒精。若患者呕吐或昏迷,禁止强行灌饮。 -
急救误区与禁忌
切勿按压抽搐肌肉或喂食普通饮用水,可能引发呛咳或电解质紊乱。中暑初期体温可能正常,易被误判为疲劳,需持续观察是否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热射病征兆。
高温天气下,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避免正午户外活动,穿着浅色透气衣物,并提前补充电解质。若痉挛持续超过30分钟或伴随呕吐、呼吸困难,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