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耳道潮湿需警惕真菌感染,关键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不当清洁、增强免疫力。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引发瘙痒、分泌物异常甚至听力下降,科学护理可有效避免“耳朵发霉”。
-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淋浴后立即用棉球吸干外耳道水分,避免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潮湿是真菌繁殖的温床,必要时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轻吹耳周。
- 正确清洁习惯:不要频繁掏耳,耳屎(耵聍)是天然抑菌屏障。若需清洁,仅用柔软纸巾擦拭外耳道口,切勿深入。采耳工具消毒不彻底可能交叉感染真菌,如共用挖耳勺或耳机。
- 饮食与免疫力管理:多食利湿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少碰辛辣油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熬夜、压力大可能削弱耳道抵抗力。
- 识别症状及时就医:持续瘙痒超过3天、耳闷、流脓或霉味分泌物需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勿自行用酒精/醋滴耳,错误用药可能加重病情。专业治疗需彻底清理耳道并坚持抗真菌疗程2-4周。
梅雨季护耳重在防潮与科学护理,耳道异常时尽早就医,避免小问题拖成慢性感染。健康习惯比事后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