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热痉挛需警惕高温高湿双重威胁,核心防护要点是及时补盐补水、避免过度劳累、选择透气衣物。以下分点详述注意事项:
-
补盐补水是关键
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引发肌肉痉挛。建议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盐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单纯饮用白开水或含糖饮料。若出现腓肠肌或腹部绞痛,立即饮用1:100的盐水(一杯水加一匙盐)缓解症状。 -
调整活动时间与强度
避开11:00-15:00高温时段外出劳作或运动,逐步适应湿热环境。若必须户外活动,每20分钟休息一次,出现头晕、多汗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转移到阴凉处。 -
穿着与环境管理
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棉麻衣物,佩戴遮阳帽。室内保持通风,使用除湿机控制湿度在60%以下,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潮湿环境。 -
重点人群特殊防护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户外作业者需额外警惕。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调整补盐量。劳动密集型行业应提供防暑培训及轮岗制度。 -
急救处理三步法
一旦发生热痉挛,迅速移至阴凉处→补充盐水→轻柔拉伸痉挛肌肉(如扳直脚背缓解小腿抽筋)。若伴随意识模糊或持续呕吐,立即送医。
梅雨季防痉挛需兼顾防暑与除湿,尤其注意电解质平衡。日常可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但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