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天气中暑的缓解需结合降温、补液、药物辅助及环境调整。关键措施包括迅速脱离潮湿闷热环境、物理降温(冰敷/酒精擦拭)、补充电解质饮料、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重症需立即就医。
-
脱离环境与物理降温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促进散热。用湿毛巾、冰袋冷敷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30%酒精擦拭皮肤加速散热,避免直接吹冷风加重畏寒。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呕吐。可搭配西瓜汁、绿豆汤等清凉饮品,补充水分及矿物质。 -
药物辅助缓解症状
口服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解暑药缓解头晕、恶心;太阳穴涂抹风油精提神。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需立即送医。 -
环境与后续护理
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调至25℃左右。饮食清淡易消化,如薏米粥、冬瓜汤,避免辛辣油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
湿冷天气中暑易被忽视,及时干预是关键。日常需注意防潮降温,高危人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应减少外出,备好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