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热射病的缓解关键在于快速降温、补液和及时就医。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易引发热射病,需立即脱离闷热环境,用凉水擦拭或喷洒皮肤,并补充含盐水分。老人、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湿热环境中。
- 快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凉水(非冰水)擦拭全身,重点降温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区域。若条件允许,可配合风扇加速蒸发散热,但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冷风直吹。
- 科学补液: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若患者昏迷或呕吐,切勿强行喂水以防窒息,需立即送医。
- 紧急就医指征:若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40℃)、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热射病死亡率高,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
- 高危人群预防措施:梅雨季减少正午外出,穿着透气衣物;室内使用空调除湿功能降低湿度;户外工作者需定时休息,补充含钾、镁的食物(如绿豆汤、黄瓜)。
梅雨季湿热交加,热射病风险显著增加。日常需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暑先兆时及时干预,避免发展为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