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易引发咽炎,主要与过敏原激增、温湿度突变、免疫力下降三大因素有关。花粉和霉菌孢子在雷雨中被分解成更小微粒,直接刺激咽喉黏膜;气温骤降和湿度上升为病原体繁殖创造条件;淋雨受凉则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导致咽干、疼痛等症状频发。
-
过敏原“爆炸式”扩散:雷雨前的大风将花粉、霉菌孢子扬至空中,雨水使其破裂释放超微颗粒。这些微粒通过呼吸附着在咽部,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咽痒、灼痛或异物感。
-
温湿度剧烈波动:雷阵雨常伴随气温骤降和湿度飙升,一方面刺激咽部血管收缩,降低局部免疫力;另一方面加速霉菌繁殖,进一步加重炎症。
-
淋雨后的连锁反应:突遭雨淋未及时保暖会导致风寒侵袭,诱发感冒或肺火,间接引发咽炎;若进入空调房,干燥冷风会加剧咽黏膜脱水,形成干痛循环。
-
特殊人群风险更高:过敏性鼻炎患者或体质敏感者,雷雨天气咽炎发作概率显著增加,症状也更持久,需提前做好防护。
雷雨季节建议减少外出,淋雨后立即更换衣物并用温水漱口;若已出现咽痛,可含服润喉片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长期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过敏原或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