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中风,即“热中风”,是酷暑气温下诱发的脑血管疾病。高温天气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会迅速升高,严重时损伤脑血管内皮,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引发中风。根治升温中风需从预防、治疗和康复三方面入手。
预防措施
- 合理补水:高温天气下,应多次少量饮水,避免血液浓缩,降低血栓风险。
-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因冷热交替引发血管应激反应。
- 避免温差过大: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差不宜超过7-8℃,减少冷热交替对血管的刺激。
治疗方法
- 及时就医:出现头晕、眩晕、半身麻木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避免病情恶化。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抗凝、降压、降脂等药物,配合针灸、高压氧等辅助治疗。
康复训练
- 早期介入: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语言恢复训练等,防止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
- 综合康复:结合按摩、推拿、针灸等中医方法,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改善功能障碍。
总结
升温中风并非不可根治,但需通过科学预防、及时治疗和系统康复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公众应加强对“热中风”的认识,注重夏季健康防护,远离这一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