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昏迷是由于体温或血糖异常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引发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进而出现意识障碍伴随皮肤湿冷的症状。 常见诱因包括低血糖、休克、失温症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紧急处理,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 低血糖昏迷:血糖浓度过低时,身体优先保障心脑供血,外周血管收缩导致皮肤湿冷。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未及时进食或过度运动易诱发,需立即补充糖分并监测血糖。
- 失温症(低温昏迷):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会使核心体温下降,皮肤湿冷伴随意识模糊。急救需转移至温暖环境,避免直接加热四肢,重点温暖颈部、腋下等核心部位。
- 休克状态:如大出血、严重感染等导致循环血量不足,机体通过收缩皮肤血管代偿,表现为湿冷、脉搏微弱。需平卧保暖并尽快就医纠正原发病因。
- 内分泌或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尿毒症等疾病可能干扰体温调节,需针对基础疾病治疗。
若发现患者出现湿冷昏迷,应迅速评估环境与病史,避免盲目喂食或剧烈升温,及时联系医疗救援。日常需注意保暖、规律监测慢性病指标,预防突发性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