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流涕频发,主要与过敏性鼻炎、感冒病毒侵袭及鼻窦炎感染三大因素相关,其中湿度激增导致尘螨霉菌滋生是诱发过敏的关键,而气温波动削弱鼻腔防御力则加剧症状。
-
过敏性鼻炎作祟
梅雨季潮湿环境加速尘螨、霉菌繁殖,其代谢产物刺激鼻黏膜引发免疫反应,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及鼻痒。40%患者可能合并哮喘,需通过过敏原检测针对性规避,并坚持使用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控制炎症。 -
感冒病毒趁虚而入
湿度升高利于病毒传播,加之温差大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病毒性感冒。初期流清涕,2-3天后转为黄脓涕,常伴发热、乏力。需区分于过敏,及时休息补水,必要时服用感冒药缓解。 -
鼻窦炎继发感染
细菌在潮湿环境中活跃,若感冒未愈或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可能引发鼻窦炎。典型症状为黄绿色脓涕、鼻塞及头痛,需抗生素或鼻腔冲洗治疗,顽固病例需手术干预。
防护提示: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洗床品减少过敏原;外出佩戴口罩阻隔冷空气与病原体;擤鼻涕时避免用力过猛。若症状持续超2周或出现呼吸急促,务必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