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关键在于预防与科学应对: 保持规律用药、监测血压、合理补水、控制室内温差、避免剧烈运动是核心措施。若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
药物管理不可松懈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尤其雨季血压易波动,高血压患者应增加测量频率。长效降压药可减少血压波动,切忌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冠心病患者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
饮食与补水需科学
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为主,多吃果蔬和全谷物。补水要少量多次(每次100-150毫升,间隔20-30分钟),避免猛灌引发“水中毒”。可适量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 -
环境与活动调节
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左右,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雷雨天减少外出,若必须出行需避开积水路段。运动选择室内轻度活动,如散步或瑜伽,避免剧烈运动增加心脏负荷。 -
情绪与症状监测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或激动诱发心律失常。若出现持续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心梗或脑卒中等急症。
雷雨季心血管健康需多维度防护,日常细节管理比临时治疗更重要。高危人群建议提前与医生沟通应急方案,并随身携带病历卡和急救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