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耳炎的治疗核心是及时就医、规范用药与科学护理。关键措施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退热镇痛缓解症状、保持耳部干燥清洁,严重时需手术引流。以下是具体方案:
-
就医与诊断:体温超过38.5℃或耳痛持续需立即就诊。医生通过耳内镜检查鼓膜状态,区分化脓性或分泌性中耳炎,针对性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或抗病毒药物(如伐昔洛韦)。发热可联用布洛芬等退烧药。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细菌感染需足疗程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避免耐药。
- 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直接消炎,使用前需清理外耳道脓液。
- 辅助用药: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加速积液排出,鼻喷激素改善咽鼓管功能。
-
护理与禁忌
- 耳部保护:洗澡游泳时用耳塞防水,进水后侧头单脚跳排出。禁用棉签掏耳。
- 生活调整:多饮水、清淡饮食(忌辛辣),保证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 物理降温:发热时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
-
手术干预:鼓膜穿孔或积脓严重者需鼓膜切开术引流,术后定期换药至愈合。
提示: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复发,若出现耳痛加剧、面瘫或嗜睡,需警惕并发症并复诊。预防重于治疗,避免感冒、正确擤鼻及科学哺乳可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