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痢疾的治疗需综合采取隔离休息、补液防脱水、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及物理/药物降温等措施,尤其需注意儿童和重症患者的及时干预。以下是具体方法:
-
隔离与休息
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消毒,避免传染。卧床休息减少消耗,症状消失后仍需观察2-3天以防复发。 -
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米汤、稀粥等流食,避免辛辣油腻。恢复期逐步增加软烂食物,如面条、蒸蛋,辅以鲜榨果汁补充电解质。 -
补液关键
轻症口服补液盐(每包兑500ml水),少量多次饮用。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盐水,儿童按体重计算剂量,警惕低钾血症。 -
降温方案
体温超过38.5℃时:
- 物理降温:冰袋敷腋下/腹股沟,温水擦浴(忌酒精)。
- 药物选择:成人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避免阿司匹林,优选布洛芬混悬液。持续高热需就医排除中毒型痢疾。
-
病原治疗
首选喹诺酮类(成人)或头孢三代(儿童),疗程5-7天。耐药菌株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如阿奇霉素或磺胺甲噁唑+TMP联用。 -
辅助疗法
- 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 益生菌(培菲康)修复肠道菌群,缓解抗生素副作用。
- 腹痛可用山莨菪碱,但避免过度止泻以防毒素滞留。
提示:夏秋季高发期需加强防蝇、食物煮沸消毒。若72小时未退烧或出现惊厥、脓血便,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仍可能排菌,应复查粪便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