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治疗需综合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管理,核心目标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并预防恶化。关键措施包括:低盐饮食控制体液潴留、ACEI/ARNI类药物延缓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调节心率,严重病例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移植。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如呋塞米)快速缓解水肿,但需监测电解质;
-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急性期优先使用;
- ARNI类(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替代传统ACEI,显著降低死亡率;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长期改善心功能,需从小剂量逐步调整。
-
非药物干预: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者;
- 植入除颤器(ICD)预防猝死,尤其适用于射血分数低下患者;
- 超滤治疗替代利尿剂无效的顽固性水肿,精准控制体液平衡。
-
急性期急救:
- 立即半卧位吸氧,减少回心血量;
- 静脉注射利尿剂联合血管扩张剂,快速稳定血流动力学。
-
长期管理:
- 限盐(每日<5g)、戒烟酒,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
- 定期复查心功能指标,动态调整药物剂量。
心功能不全需终身管理,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提升生存质量。若出现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务必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