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耳朵发红多由霉菌性外耳道炎引起,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掏耳,并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典型症状包括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能影响听力。以下是具体防治方法:
-
就医确诊与规范治疗
出现持续耳痒、红肿或分泌物时,应到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检查,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滴耳液(如氟康唑)或软膏(如酮康唑)。重症需通过耳内镜清理真菌团块,并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 -
日常防护关键措施
避免用棉签等工具掏耳,防止损伤耳道皮肤。洗澡或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进水后及时用吹耳球轻柔吹干。减少入耳式耳机使用,定期消毒耳塞设备。 -
增强免疫力与生活习惯
保持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戒烟限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
警惕误区与偏方风险
切勿自行使用酒精、大蒜汁等刺激物清洁耳道,可能加重炎症。采耳店工具消毒不彻底易交叉感染,建议选择医院专业清理。
梅雨季耳部问题易反复,治疗需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耳痛、听力下降,务必再次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