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打滑摔倒后,及时科学的处理能有效减少伤害,关键措施包括:判断伤情、正确固定、避免二次损伤,并尽快就医。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风险更高,需特别警惕髋部或脊柱骨折;年轻人则常见手腕或踝关节扭伤,但无论轻重均需谨慎应对。
-
摔倒后先别急着起身
立刻起身可能加重损伤,尤其是老年人易因体位变动引发晕厥。应先缓慢活动四肢,确认无剧烈疼痛或变形后再尝试扶物站立。若无法移动或出现关节畸形、肿胀,立即呼救并保持体位等待专业救援。 -
科学保护关键部位
摔倒瞬间尽量用手撑地,避免臀部或背部直接着地,可降低髋部骨折和脊柱损伤风险。若已倒地,可蜷缩身体侧滚,用肢体侧面分散冲击力,同时护住头部。 -
分情况处理伤情
- 骨折:用木板或硬纸板固定伤处,避免移动。髋部或脊柱骨折者需多人平托至硬质担架。
- 皮外伤:清水冲洗后碘伏消毒,出血时用干净布料按压止血。
- 关节扭伤:冰敷20分钟减轻肿胀,弹性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
-
康复期注意事项
骨折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如早期肌肉收缩练习,后期结合物理治疗。补钙和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患者尤为重要,可加速骨骼愈合。
梅雨季出行建议穿防滑鞋、缩小步幅,居家浴室铺防滑垫。若摔倒后疼痛持续或活动受限,务必48小时内就医排查隐性骨折。安全无小事,预防与急救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