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确实可能增加脑中风的风险,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及体质虚弱人群。强降雨伴随的低气压、湿度骤升和温度变化会诱发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甚至血栓形成,进而提高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以下是关键机制与防护要点:
-
低气压与缺氧
雷暴雨时气压骤降,空气中含氧量减少,易导致人体缺氧。心脑血管患者可能出现代偿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或脑梗。尤其是女性及65岁以下人群对降雨的敏感度更高,发病风险滞后1-2天仍存在。 -
温度与湿度突变
暴雨后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加剧,血液黏稠度上升。若淋雨受凉,可能引发血压剧烈波动,促使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或高血压患者需格外警惕,此类变化可能直接触发中风。 -
心理应激与行为因素
雷暴天气易引发焦虑和恐慌,应激反应会加重心脏负荷。涉水行动(如蹚积水)可能导致受凉或感染,间接增加脑血管负担。有中风病史者应避免外出,减少环境刺激。
防护提示:心脑血管高危人群雷雨天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淋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若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监测血压,雨天减少体力消耗,通过合理饮水和保暖维持血液循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