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天气确实容易导致路面湿滑、增加摔倒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骑车人群需格外警惕。低温雨雪或返潮结冰会使地面摩擦系数骤降,行人易失去平衡,而“企鹅步态”行走、穿防滑鞋、避免夜间外出等措施可有效预防。
-
回寒天气的隐患
气温骤降或返潮(如南方“回南天”)时,地面易形成肉眼难辨的薄冰或水膜,摩擦系数仅为干燥路面的1/6。桥梁、坡道等区域更易结冰,行人稍不留意便会滑倒,且髋部、手腕、脊柱等部位骨折风险较高。 -
高危人群与场景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和平衡能力下降,摔倒后更易骨折;儿童奔跑时难以控制速度;骑车者易因轮胎打滑失控。上下台阶、大理石路面、昏暗环境是跌倒高发场景。 -
科学防摔技巧
- 行走姿势:模仿企鹅步态,双脚外八字、小步慢行,双臂展开保持平衡。
- 装备选择:穿牛筋底防滑鞋,避免长裤拖地;老年人可使用拐杖或多脚助行器。
- 环境规避:避开坡道和未清扫区域,白天出行优先选择防滑设施完善的路面。
-
跌倒后应急处理
若摔倒,勿强行起身,先检查疼痛部位。用围巾或书本固定疑似骨折处,冰敷肿胀区域,24小时后热敷。剧烈疼痛或头晕需立即就医,排除内伤风险。
回寒季节防摔需“预防+警觉”双管齐下。除个人防护外,建议社区及时撒盐融冰、清理积雪,从源头减少滑倒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