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本身不会导致布鲁氏菌病,但未充分加热的肉类或乳制品可能传播该病。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食用被污染的生鲜食品传播,而高温(60℃以上)可有效杀灭布鲁氏菌,因此正确处理食物是预防关键。
-
高温对布鲁氏菌的灭活作用
布鲁氏菌不耐热,60℃加热10-20分钟或85℃以上2分钟即可灭活。生鲜奶需“三煮三沸”(煮沸后冷却,重复三次)确保安全,肉类应彻底煮熟,避免半生食用。 -
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皮肤伤口接触病畜分泌物(如接产、屠宰)。
- 消化道感染: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生奶或乳制品。
- 呼吸道吸入:暴露于污染尘埃的环境(如养殖场)。
-
高温处理食物的实践建议
- 避免饮用生奶,购买巴氏消毒奶制品。
- 烹饪肉类时确保中心温度达70℃以上,避免“血丝”残留。
- 生熟食分开处理,刀具、案板需消毒。
-
易被忽视的高风险场景
- 烧烤、涮肉时追求鲜嫩可能导致加热不足。
- 家庭自制奶酪或酸奶若使用未灭菌生奶,风险较高。
总结:高温是预防布鲁氏菌病的有效手段,但需落实到饮食习惯中。注重食品卫生、规范烹饪,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持续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饮食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