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确实可能诱发心绞痛,尤其是对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高温环境下,人体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外周血管扩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这些因素共同加剧心肌缺血缺氧风险,从而引发心绞痛。夏季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急诊病例增加17.3%,而湿热环境更易触发症状。
高温诱发心绞痛的机制主要有三点:
- 心脏负担加重:高温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脏需加倍泵血以满足需求,导致耗氧量上升。若冠状动脉存在狭窄,供血不足便会引发胸痛。
- 血液黏稠度升高:大量出汗后若不及时补水,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管。研究显示,气温超过32℃时中风风险增加66%。
- 冷热交替刺激:频繁进出空调房或猛喝冷饮会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剧烈波动,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针对高温防护的实用建议:
- 避免正午户外活动,选择清晨或傍晚锻炼,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 少量多次补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升,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
- 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出汗后需擦干再进入冷环境。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格外警惕夏季高温,规律用药、合理作息是预防关键。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