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不一定会直接导致支气管炎,但高温环境可能通过削弱呼吸道防御、刺激黏膜干燥或诱发免疫力下降,间接增加患病风险。 关键因素包括:极端高温引发的黏膜脱水、免疫系统暂时性抑制,以及病原体活跃度上升的综合作用。
-
高温与呼吸道防御机制
持续高温会加速呼吸道水分蒸发,导致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使病毒和细菌更易附着繁殖。研究显示,湿度较低时,气温每升高1℃,支气管炎急诊率增加7.48%。儿童和老年人因黏膜更脆弱,风险更高。 -
免疫功能的短期影响
体温异常升高可能暂时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尤其在发热状态下,机体对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若此时接触病原体(如空调房中的军团菌),感染风险显著上升。 -
环境协同因素
高温常伴随空气污染(如臭氧、PM2.5)加剧,这些颗粒物会损伤支气管上皮,诱发炎症。雷暴天气可能使花粉颗粒破裂扩散,加重过敏人群的呼吸道反应。 -
个体差异与防护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或长期暴露于高温作业环境的人群需格外警惕。保持室内通风、补充水分、避免正午户外活动可有效降低风险。
夏季或高温天气中,若出现持续咳嗽、痰液黏稠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排查。合理使用加湿器、佩戴口罩防护污染物,并关注气象预警,是预防高温相关支气管炎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