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可能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尤其对已有心血管疾病或“三高”人群。高温高湿导致血液黏稠、血管痉挛,加上睡眠不足和情绪波动,易诱发心梗。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如误以为是胃痛,需格外警惕。
梅雨季节心梗风险升高的核心原因包括:
- 血液黏稠度增加:高温出汗使体液流失,血液浓缩,血栓形成风险上升。
- 血管异常收缩:湿度大、气压低的环境易引发血管痉挛,导致斑块破裂堵塞血管。
- 自主神经紊乱:闷热天气干扰神经系统调节,心脏供血功能失衡。
- 生活习惯恶化:熬夜、过度劳累及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如擅自停药)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预防关键措施:
- 及时补水,避免脱水导致血黏度升高;
- 避免骤冷骤热,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减少情绪激动;
- 警惕非典型症状,如持续恶心、呕吐或“烧心感”,应立即就医。
若出现胸闷、胸痛伴大汗等心梗征兆,第一时间拨打120,切勿拖延。梅雨季护心,重在主动预防与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