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确实会增加中风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高温高湿环境易导致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升高,加上温差变化大、出汗脱水等因素,可能诱发脑血栓或脑出血。以下是关键风险点与预防措施:
-
湿度与血压关联
梅雨季闷热潮湿会引发胸闷、烦躁,促使血压升高。血管异常收缩可能造成血流受阻,增加中风概率。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避免擅自停药。 -
血液黏稠度上升
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水,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尤其晨起和睡前各一杯水,降低清晨中风高发风险。 -
温差与血管应激
忽晴忽雨的天气使血管反复收缩扩张,老年人调节功能差,易引发脑部供血不足。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6℃以上,避免冷风直吹头部。 -
隐匿性症状警示
突发头晕、肢体麻木或口齿不清可能是中风前兆。牢记“FAST”原则(面部下垂、手臂无力、言语障碍、及时就医),争取3小时内溶栓治疗。
总结:梅雨季节需保持规律服药、适度运动(如太极或散步),饮食清淡并注重补水。心血管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