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时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关键在于“防、控、救”三管齐下: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坚持用药监测血压血脂,掌握急救黄金时间(心梗2小时、脑梗4.5小时内干预)。以下从预防、日常管理和紧急处理三方面展开:
-
预防为先
- 保暖防寒:低温易致血管收缩,外出戴帽围巾,洗澡水温适中,避免骤冷骤热刺激。室内保持温暖,减少温差影响。
- 科学运动:选择快走、太极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增强血管弹性,控制血压血糖。
- 饮食调整:低盐(每日<5克)、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全谷物,少吃腌制食品和高胆固醇食物。
-
日常管理
- 规律用药:秋冬血压易升高,需定期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降脂药物,不可擅自停药。
- 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管理情绪避免激动,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需严格监控指标。
-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查血压、血脂、颈动脉超声,早发现动脉硬化迹象。
-
急救处理
- 识别症状: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伴大汗、呼吸困难,或突发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可能是心梗或脑梗。
- 把握黄金时间:心梗2小时内溶栓或介入治疗最佳,脑梗需在4.5小时内就医。立即拨打120,平卧休息,避免活动。
- 药物辅助:心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超过3次),脑出血患者保持侧卧防窒息。
总结:回寒季节心脑血管风险倍增,需从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和急救意识全面防护。高危人群尤其要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能大幅降低致残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