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鼻塞多由鼻腔黏膜受热刺激肿胀或干燥引发,可通过物理降温、保持湿润、清洁鼻腔、调整生活习惯等方法快速缓解。若伴随发热或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
-
物理降温与热敷
用湿毛巾冷敷额头或颈部降低体表温度,缓解鼻腔血管扩张;同时可用温热毛巾(约40℃)敷鼻梁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黏膜充血。冷热交替需避免温差过大。 -
保持鼻腔湿润
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冲洗,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可通过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实现。高温干燥时,可涂抹少量凡士林于鼻孔内防干裂。 -
调整环境与体位
避免正对空调冷风直吹,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睡眠时垫高枕头15-20厘米,侧卧可减轻单侧鼻塞。外出佩戴防晒口罩减少热空气刺激。 -
应急药物使用
短期鼻塞可用含羟甲唑啉的鼻喷剂(连续使用≤3天),过敏引发的鼻塞可口服氯雷他定。慢性鼻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激素类鼻喷剂。 -
增强免疫力
高温期间每日饮水2升以上,饮食增加维生素C(如柑橘、番茄)和锌(如坚果、瘦肉)。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
若鼻塞伴随黄绿色脓涕、头痛或发热超过38.5℃,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48小时内就医排查鼻窦炎。日常避免频繁挖鼻,擤鼻涕时单侧交替进行可降低中耳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