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出现发热时,需优先采取安全降温措施并避免肾毒性药物,同时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发热可能是感染或肾炎加重的信号,物理降温、谨慎用药、及时就医是关键,尤其需注意退烧药的选择与肾功能保护。
-
物理降温优先:体温低于38.5℃时,建议多饮水、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冰袋冷敷(不超过30分钟),避免药物加重肾脏负担。
-
药物选择需谨慎:
- 退烧药可选对乙酰氨基酚(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导致肾脏缺血。
- 若为细菌感染,需使用肾毒性较低的抗生素(如头孢类、阿奇霉素),禁用氨基糖苷类等肾损药物。
-
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 及时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区分细菌或病毒感染。
- 自身免疫性肾炎需免疫抑制剂,合并其他疾病(如红斑狼疮)需综合治疗。
-
饮食与休息调整:
- 低盐、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补充维生素。
- 避免劳累,保持充足休息以促进恢复。
提示:肾炎发热可能提示病情变化,若持续高热或伴随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