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伴随发热时,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通过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拭)和补液缓解症状,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必须紧急就医。
-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或包裹冰袋冷敷。避免酒精擦拭,以防刺激皮肤或与药物相互作用。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选择多饮水、清淡补液(如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促进毒素代谢。
-
紧急处理:
- 催吐:进食1-2小时内且意识清醒者,可饮用温盐水或手指刺激咽喉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 导泻与解毒: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可时,遵医嘱服用缓泻药;误食变质海鲜可稀释食醋服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
-
医疗干预:持续高烧、脱水(口干、眼窝凹陷)或休克症状需静脉补液,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或解热药(如布洛芬)。保留呕吐物或食物样本供检测。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注意食材新鲜度、生熟分开存储,彻底加热食物。出现中毒症状后,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及时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