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糖尿病足需重点防范足部感染与血糖波动,核心措施包括:严格保持足部干燥、避免外伤、监测血糖稳定性,并及早就医处理伤口。 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感知减退和血液循环差,轻微伤口可能快速恶化,需从日常护理、饮食运动、医疗干预三方面综合防控。
保持足部干燥是首要原则。雨天出行务必穿防水雨鞋而非凉鞋,避免污水浸泡;鞋袜打湿后需立即用温水清洗并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间的水分吸干。每日检查足部是否有裂口、红肿或趾甲异常,发现真菌感染(如足癣)应及时用药,防止溃疡。
血糖管理是预防基础。梅雨季闷热易导致食欲不振和运动减少,需定时定量进食清淡饮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或太极,同时遵医嘱调整药量,不可因进食减少擅自停药。
足部防护需细节到位。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避免赤脚行走;修剪趾甲应平直且不过短,视力不佳者需他人协助。若出现水疱、溃烂,禁止自行挑破或涂抹偏方,必须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处理,避免感染扩散。
中医药在防治中独具优势。辨证使用内服外敷药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风险。未溃时注重活血通络,已溃阶段则需清热祛腐生肌,结合定期专科随访可显著提升预后。
梅雨季虽挑战重重,但通过科学护理和规范治疗,糖尿病患者完全能规避足病风险。牢记“防大于治”,一旦发现足部异常,务必24小时内就医,避免小问题酿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