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常因寒冷潮湿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恶化,需重点做好保暖防寒、药物调整、适度运动及专业治疗。寒冷刺激会加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甚至诱发血栓,因此综合管理是关键。
-
保暖与日常护理
阴雨天务必保持下肢干燥温暖,穿棉袜和防水鞋,避免直接暴露于冷空气中。夜间睡眠时可垫高下肢20°-30°促进血液回流,但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以免烫伤缺血皮肤。每日用温水(非热水)清洁足部,检查有无溃疡或皲裂。 -
药物强化与调整
在医生指导下,阴雨季节可增加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血管扩张剂(如西洛他唑)的剂量,以预防血栓形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监测指标,必要时调整降压药和降糖方案。中医辅助治疗如热盐包外敷或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注射液)也可改善微循环。 -
科学运动促进侧支循环
选择室内有氧运动,如踏步训练或卧位蹬车,每次20-30分钟,以不引发疼痛为度。若出现间歇性跛行,立即休息至症状缓解。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流。 -
及时就医干预
若疼痛加剧、足部发绀或出现新溃疡,需立即就诊。血管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对急性缺血效果显著,而严重闭塞者可考虑旁路移植术。术后需加强抗凝护理,防止再狭窄。
阴雨季需格外警惕症状变化,通过保暖-用药-运动-监测的四联防护,可有效降低截肢风险。建议患者随身携带急救联系卡,并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