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如倒春寒或气温骤降)会显著增加冠心病发作风险,尤其是已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寒冷刺激会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梗。以下是具体机制与防护要点:
-
血管痉挛与供血不足
寒冷刺激直接引发冠状动脉收缩,原有狭窄的血管进一步闭塞,诱发心绞痛。温差过大时(如室内外切换),冷空气吸入可能瞬间触发血管痉挛,出现胸闷、胸痛等急性症状。 -
血液状态恶化
低温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减缓,易形成血栓。若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寒冷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血压波动,加速心肌缺氧。 -
高危人群与季节特点
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及“三高”人群对回寒更敏感。初春、深秋等气温波动大的时段风险最高,清晨和夜间尤其需警惕。
防护建议:
- 保暖优先:重点保护头颈、胸腹,避免清晨外出。
- 适度活动:选择午后温和时段运动,避免久卧或剧烈活动。
- 监测与就医:出现持续胸痛、气短时立即就医,勿延误。
回寒时节,冠心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指标,通过科学防护降低急性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