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可能引发或加重心绞痛,尤其是对冠心病患者而言。 高温环境下,人体为散热会扩张血管、加快心率,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血液黏稠度上升和电解质失衡可能进一步减少心脏供血,从而诱发胸痛症状。关键风险点包括:出汗脱水、心脏负荷骤增、情绪波动及冷热交替刺激。
高温诱发心绞痛的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 心脏负担加重:高温迫使心脏加速泵血以维持体温,心肌需氧量激增,若冠状动脉已狭窄,易引发缺血性疼痛。
- 血液黏稠度升高: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水会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血栓风险,可能堵塞冠脉血管。
- 血管异常收缩/扩张:冷热环境交替(如空调房与户外)会引发血管痉挛,减少心肌供血。
- 情绪与睡眠干扰:炎热易导致烦躁和睡眠不足,交感神经兴奋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和心率。
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
- 冠心病、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患者;
- 老年人及超重人群;
- 长期户外工作者或运动过量者。
预防建议:
- 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选择阴凉环境;
- 少量多次饮水,每日至少2000ml,可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
- 穿着透气衣物,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
-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出现胸痛立即休息并就医。
夏季护心需主动调节生活习惯,合理降温与监测身体信号是关键。若原有心绞痛症状频发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