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引起热射病,且是重症中暑中最致命的类型。核心体温超过40℃、意识障碍、多器官衰竭是其典型特征,高温高湿环境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是主要诱因,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为高危人群。
-
热射病的本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热量过度积蓄导致神经器官受损。分为劳力型(如运动员、工人)和非劳力型(如体弱老年人),前者因产热过多,后者因散热不足。
-
关键症状识别:早期表现为头晕、恶心,逐渐发展为皮肤灼热无汗、谵妄或昏迷。核心体温骤升是核心指标,需立即干预,否则死亡率可达50%以上。
-
急救与预防:
- 急救:迅速转移至阴凉处,用凉水擦拭或浸泡降温,避免抽搐误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 预防:高温天减少户外活动,少量多次饮水(每小时500ml左右),穿戴透气衣物,避免酒精和含糖饮料。
提示:热射病是渐进过程,先兆中暑时及时处理可避免恶化。夏季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高危人群应制定防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