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气温升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和加重的风险。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1°C时,每升高1°C,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34.1%。高温通过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血压波动等机制威胁心血管健康,尤其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心血管基础疾病人群影响更突出。
-
高温对心血管的直接危害
气温升高会导致皮下血管扩张,心脏和大脑供血减少,引发缺血缺氧。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风险上升34%。高温还会打乱血压平衡,部分患者因血压下降擅自减药,反而导致夜间血压骤升。 -
温度骤变的“隐形杀手”效应
突然升温或冷热交替(如进出空调房)会迫使血管剧烈收缩或扩张,增加血管痉挛风险。研究显示,气温骤升时,心脏需加速泵血维持循环,可能诱发低血压或心肌梗死。 -
高危人群与预警信号
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对高温更敏感。若出现胸闷、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是心血管代偿不足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防护建议:保持室内恒温(26°C左右)、定时补水(每小时200ml)、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遵医嘱调整用药。心血管健康需从日常细节入手,科学应对高温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