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确实可能增加脑中风的风险。气温骤降时,人体为适应环境变化,末梢血管会收缩,导致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流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更容易形成血栓,增加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的风险。
冷空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血管收缩与血压升高:寒冷环境会促使外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诱因之一。
血液黏稠度增加:低温会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这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交感神经兴奋:寒冷刺激交感神经,使血流加速,血管外周阻力增强,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
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低温还会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增加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总结与提示
冷空气通过上述机制显著增加脑中风的风险,尤其是对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人群。在寒冷天气中,应注意保暖,避免突然受凉,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晨练。如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