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时判断是否中暑的关键在于识别三类典型症状:先兆中暑(头晕、口渴、多汗)、轻度中暑(体温>38.5℃伴皮肤灼热)和重度中暑(昏迷、抽搐或无汗高热)。若出现上述表现,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并采取降温措施,重症需紧急就医。
-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头晕头痛、四肢无力,体温通常正常或略高(<37.5℃)。此时及时转移到阴凉处并补充含盐饮料可快速缓解。
- 轻度中暑:症状加重,体温升至38.5℃以上,伴随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苍白湿冷,可能出现呕吐或血压下降。需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若未缓解需就医。
- 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肌肉对称性疼痛)、热衰竭(眩晕、低血压)和热射病(体温>40℃、意识模糊)。热射病最危险,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冰袋冷敷大动脉部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误区提醒:中暑后避免直接进入低温空调房、用冰水擦身或服用退烧药,这些可能加重病情。
夏季高温时,应穿戴透气衣物、定时补充电解质饮品,并避免正午户外活动。若发现中暑征兆,早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