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保已基本实现省级统筹,多数省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现省内通用,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门诊、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且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跨省直接结算。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实现省内通用。例如,辽宁省14市和省直参保职工可直接刷二代社保卡在省内3476家医疗机构和7686家药店就医购药,无需额外备案。四川省推动成渝两地社保卡“一卡通”,实现就医、购药数据共享;山东与江苏等邻省签署跨区域合作协议,推动医保服务异地通用。2025年底前,全国31省份的住院、门诊及慢病管理均将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凭医保电子凭证即可在联网医院完成全流程诊疗,平均就诊时间缩减40%。
医保异地使用便捷性持续提升。针对异地养老、异地工作的参保人,备案流程简化且有效期延长,例如异地备案有效期普遍延至2年,部分地区通过“刷脸”完成线上备案。家庭账户共享功能逐步普及,例如广东省允许余额高于3000元的账户绑定近亲属,覆盖门诊费用的7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凭电子凭证在定点药房购药可享受专项补贴,部分区域支持3个月长处方,减少往返次数。
医保卡功能正向“一卡通”进化。电子社保卡申领便捷,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3分钟即可完成激活,支持亮码挂号、费用结算。社保卡逐步拓展至交通、文旅等领域,例如山东试点持卡跨省乘坐公交、参观博物馆。需注意,若长期异地居住,应提前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完成备案,急诊未备案者可事后3天内补办,不影响报销比例。
查询医保通用范围可访问国家医保服务平台(fuwu.nhsa.gov.cn),确认参保地政策。若所在省份已实现省内互通,可跨市使用职工医保账户;如未覆盖,异地就医时需备案并在定点机构结算。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已试点跨省结算,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建议老年人由子女协助绑定亲属支付账户,设置消费限额并妥善保管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