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师管理制度实行准入考核与积分管理机制,核心流程包括资格审核、协议签订、动态监管等环节。
医保医师需满足取得执业资格、接受医保政策培训且考核合格、无违规记录等基本条件,并通过所在机构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备案。经审核通过后,系统录入国家医保信息库,授予服务编码,方可开展医保诊疗服务。执业期间,医师须严格核对患者身份、落实“因病施治”、规范病历记录、合理用药检查,并配合医保部门监督检查。
医保部门采用积分制动态管理医保医师行为,违规行为按情节扣分,如未核验身份、过度医疗等扣3-30分,累计达一定分值将暂停或取消医保结算资格。医疗机构需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政策培训并将考核结果与医师薪酬、职称挂钩。多点执业者须在所有执业地备案,医师信息变更时须同步更新系统数据。经办机构通过智能监控及举报核查实现实时监管,违规记录共享至医保医师诚信档案,严重者纳入“黑名单”。
医保医师制度实现了医疗服务监管从机构向个人的延伸,通过“准入-培训-考核-奖惩”闭环提升服务质量。参保人就医时可通过公示信息核对医师资质,并对异常诊疗行为投诉举报,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