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70%到99%必须手术,药物无法逆转重度狭窄,拖延可能引发脑梗死风险。
颈动脉狭窄达到70%至99%时,大脑处于严重缺血状态,患者即使无症状,大脑也会因长期血流不足出现慢性损伤,记忆力减退、认知衰退等表现可能逐渐加重。更重要的是,狭窄处的斑块极易破裂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将导致急性脑梗死,表现为突发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甚至昏迷,后果极其危险。尽管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降脂药)可延缓斑块进展,但无法消除已形成的重度狭窄,也无法恢复脑部正常血供,手术成为唯一有效解决方案。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是目前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方式,二者在预防脑梗死的效果上无显著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狭窄具体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术式。若因高龄或伴随疾病无法承受开放手术,则推荐创伤更小的CAS。需注意,颈动脉完全闭塞后通常不建议手术,而是依赖对侧血管代偿供血,但代偿能力有限,需严格控制风险因素防止进一步恶化。
术后需严格遵循护理措施,包括避免颈部受压、保持低脂饮食、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定期随访复查血管超声,监测术后再狭窄风险同样关键。对于已存在症状或有中风病史的患者,手术时机尤为重要,延迟治疗会显著升高复发风险。若患者对手术存在疑虑,务必与专科医生讨论,通过评估个体风险与获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切勿因恐惧手术而错失降低脑梗死风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