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痛痛病”的病因是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稻米和水,导致人体慢性镉中毒,造成骨骼严重损伤甚至死亡。
镉污染源于神通川上游矿山的废水排放,其中含有高浓度镉。这些废水污染了河水及两岸农田,使种植的稻米富集大量镉,形成“镉米”。居民长期食用“镉米”并饮用含镉河水,导致镉在体内蓄积。镉会置换骨骼中的钙,引发骨质疏松、骨软化,表现为全身剧烈疼痛、骨骼变形,甚至呼吸或轻微动作都会引发骨折。患者因此痛苦不堪,甚至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杀。
医学研究证实,镉还会破坏肾脏功能,抑制维生素D活性,阻碍钙、磷的正常吸收,进一步加剧骨骼损害。富山县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多为生育过的女性,因生理原因更容易流失钙质,从而加剧镉中毒症状。污染区域最终覆盖七条河流流域,确诊患者258例,128例死亡。
该事件促使日本建立环境省,并推动公害治理。如今,镉污染问题仍存在于全球多地,包括中国部分稻米产区。预防镉中毒需关注食品安全,选择合规大米,均衡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吸烟或食用受污染水域的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