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外地看病需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后可实现直接结算,不同情况备案要求不同,急诊抢救人员部分地区视同已备案。
异地就医分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两类,备案方式、要求有别。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涵盖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或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及其他认定材料(如异地安置认定材料、长期居住认定材料、异地工作认定材料),通过现场办理或线上办理。现场办理需前往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线上可借助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微信中搜索该小程序,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步骤操作,包括选择参保地、就医地等,阅读告知书后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即时办结。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急诊抢救人员部分地区由就诊医疗机构上传相关信息,未办理备案视同已备案,无需参保人办理;其他人员仍需办理备案。办理时同样要准备相关证件及《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如为异地转诊就医人员还需具有转诊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材料。办理途径和流程与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相似。
办理备案时要留意有效期,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一般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一般不少于6个月(具体以各地规定为准)。一次只能备案一个统筹区,需变更可注销原备案后重新申请。异地就医备案后回参保地就医,无需取消现有异地备案即可在参保地直接结算,报销待遇不变。若需取消备案,可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或通过线上渠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