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病情危重时可能需要透析治疗,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采用,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由胰岛素严重不足和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表现为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是否需要透析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当酸中毒导致血pH值显著下降(如低于7.0)且常规补液、胰岛素治疗难以纠正时,血液透析可快速清除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稳定内环境。
- 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尿毒症或严重心功能不全时,透析可辅助排除毒素,支持器官功能。
- 高钾血症危及生命:若血钾浓度极高(如超过6.5 mmol/L)且无法通过药物或补液改善,透析能有效降低血钾,预防心律失常。
治疗DKA的核心措施包括:补液扩容(优先使用0.9%氯化钠溶液,遵循“先快后慢”原则)、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血糖下降速度)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补钾)。多数轻中度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可恢复,但重度或存在诱因(如感染、药物影响)时需综合干预,透析是危重患者的关键支持手段。
若出现口渴、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启动透析。规范治疗和预防措施(如规律监测血糖、避免自行停药)是降低DKA风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