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高血压标准已调整为: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即判定为高血压,较以往标准更为严格。这一调整基于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控趋势,强调早期干预和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关注年轻人群和隐匿性高血压的筛查。
-
诊断标准变化
新标准将高血压门槛降低,收缩压从140mmHg下调至130mmHg,舒张压从90mmHg调整为85mmHg。研究表明,血压处于130-139/85-89mmHg区间的人群,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需纳入管理范围。 -
重点人群筛查
- 40岁以下人群:新标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漏诊;
-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风险叠加,需更严格控压;
- 夜间血压升高者: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均值≥120/70mmHg需警惕。
-
分级管理策略
- 一级高血压(130-139/85-89mmHg):优先通过饮食运动干预,3个月未达标再考虑药物;
- 二级及以上(≥140/90mmHg):需立即启动药物联合生活方式调整。
-
居家监测建议
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日早晚各测1次,连续7天取平均值。避免测量前30分钟吸烟、喝咖啡或剧烈运动,确保数据准确性。
血压管理需"早发现、早控制",即使轻微升高也可能埋下隐患。建议每年至少测量2次血压,尤其有家族史或肥胖者,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或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