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休克的处理关键在于快速稳定病情、保护脊髓功能,主要包括急救措施、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及后续康复四大环节,需根据病因和阶段针对性治疗。
急救处理:患者出现脊髓休克后应立即制动,避免因移动加重脊髓损伤,尤其外伤性脊髓休克需严格保持脊柱固定。若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清理气道并视情况实施气管切开;排尿障碍者可通过导尿管辅助排尿,防止泌尿系统并发症。
药物治疗:大剂量激素冲击是重要手段,常用甲强龙500 - 1000mg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同时配合神经节苷脂、神经妥乐平等修复神经,减轻脊髓水肿需用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脱水剂。疼痛明显者可加用镇痛药,肌肉痉挛者结合肌松剂。
手术治疗:针对肿瘤压迫、脊柱畸形或血肿导致的脊髓压迫,需在休克稳定后尽早手术清除病灶或矫正脊柱结构。急性脊髓休克初期一般不急于手术,优先控制全身状况。
康复治疗:度过急性期后,物理治疗(如运动训练、热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需配合作业治疗恢复生活能力。康复需长期进行,以改善预后并预防肌肉萎缩等长期并发症。
脊髓休克预后与损伤程度及处理及时性密切相关,患者应配合多学科联合治疗,抓住6 - 12个月的黄金恢复期,同时注重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